▲市售的行車記錄器百百種,先不管規格強不強悍,形式上大部分都是固定在擋風玻璃內側,固定方式不外乎吸盤與3M背膠,各家廠商都是這麼設計,使用者也認為是理所當然,可是行車記錄器再怎樣設計的美觀,畢竟車輛的車室空間裡面各自有各家車廠的設計考量與完整性,所以不大可能預留一些空間來收納行車記錄器,讓它可以使用上隱藏一些,況且行車記錄器那麼多種,要全部都一起設計入內根本就不可能,所以老實說"行車記錄器"在車室裡面算是一項多出來的產品,很難融入車室裡面,它通常突兀的被固定在玻璃上,很可能固定的也不是很牢固,況且造型上百家爭鳴,各種顏色都有,從車室外面一眼就看見機器了,匿蹤效果真的很差(當然如果擺明就是要給外面的人看我有裝行車記錄器者,除外啦!),一般駕駛人通常都會希望隱密一點,不要太張揚;這樣的產品已經出現一陣子了,它就是後視鏡型的行車記錄器。
後視鏡型的行車記錄器有哪些優點呢?首先它是固定在原本都有的後視鏡上,原廠的後視鏡其實都設計的不大,滿多車主都會加裝大一點的後視鏡讓後視視野更廣更大,我車上也有裝,一般的後視鏡行車記錄器大概也都是這個大小,它剛好就是一個大一些的後視鏡,只是它多了一些行車記錄器的功能;其次,固定方式牢固,行車記錄器直接固定在後視鏡上面應該比吸盤固定好多了,當然固定性不能跟黏貼的方式來比,但又比黏貼多了些可拆卸性,所以固定方式是最好的;最後就是匿蹤效果最好,直接躲在後視鏡後頭,外頭根本很難辨識出來,發生事故時不容易造成二次的衝突與誤解。
而雙鏡的好處在哪呢?大家的行車紀錄器多以單鏡為主,主要都是對著前方,但是車輛開在路上發生的狀況百百種,馬路三寶啦、假車禍啦、或是行進間的追撞或推撞啦,這些狀況很多都是單一鏡頭所無法完全掌控的,只有雙鏡或多鏡才有可能完整記錄。
台灣本土的行車記錄器製造商PX大通現在也補齊了後視鏡型式的產品線,除了規格上的提升之外,它也可以外接GPS與第二顆鏡頭;這台行車記錄器到底有哪一些優點呢?後續文章中有個人的淺見在裡面;這裡也感謝PX大通提供這台新機器,優先可以玩玩一些新的技術。
▲V90行車記錄器基本上有兩種版本,一種版本就是只有行車記錄器的雙鏡版本V90,另一版本是行車記錄器加上GPS接收器的V90G,而我們測試的這個版本就是屬於V90G的版本,也就是內容最為齊全、最完整的V90(之後開箱還是以V90來稱之)。開箱後的內容物包括行車記錄器主機、車牌式後鏡頭、磁扣、車充電源線、GPS接收器與後鏡頭連接線組,因為本人拿到的還不是正式上市的版本,正式的彩盒及說明書也沒拿到,這部分販售時都會備齊。
▲V90行車紀錄器主機,尺寸是316x82x38mm,尺寸比一般車上原廠配置的後視鏡要來的大,以駕駛的視線來說,像本人也有加裝大型的後視鏡,加大的好處是對於後座以及車輛後方的掌控度會比較好,我也有將V90的主機尺寸跟我的加大後視鏡比較一下,其實大小是差不多的,這對於換上V90行車紀錄器的本人來說算是無縫接軌吧,使用上駕輕就熟;後視鏡中央的是一個5吋的IPS彩色螢幕,螢幕不亮的時候就跟後視鏡一樣可以清楚的反射出後方的動態。
▲V90行車紀錄器主機的背面,主要功能有位於右側的前鏡頭、鏡頭上方的喇叭、兩條黏扣帶位於中央的兩側、麥克風在中央偏右與下方6顆功能按鍵。
▲V90行車紀錄器的輸入與儲存部分是位於行車紀錄器的上方,因為固定在後視鏡上的時候,這些線材都可以走進前檔玻璃上方的車頂飾板內,收納的效果比較好,如果在側邊或是下方,線材容易外露,也不好看,這部分設計在上方也是正確的。V90的輸入與儲存以圖片的方向從右至左分別是圓孔的GPS、Mini USB的電源、micro SD記憶卡卡槽(最多支援128GB)、LVDS是後鏡頭的連接處以及最左邊的RESET孔。
▲V90行車紀錄器的按鍵有6顆,位置在行車紀錄器的下方,因為以車室來說,後視鏡的位置是算滿高的位置(以坐在位置上的駕駛人來比較),按鍵放在下方也比較利於駕駛者來控制,這6顆按鍵上並沒有印刷上功能,有就是說它的功能是會變動的,真正的功能會顯示在5吋螢幕的下方,在不同的顯示狀況下會有不同的功用,這部分在後續的螢幕介面影片中會再加以介紹。主機背面中央下方,也就是圖片中按鍵的上方是產品標籤,輸入電源是DC 5V/1.5A,最大消耗功率是7.5W,今年7月剛剛製造出來的,V90產地是中國。
▲主機與車上後視鏡之間的固定就是靠兩側的黏扣帶上的魔鬼沾來固定在車上的後視鏡上,使用上就是先將黏扣帶都套入後視鏡,機背靠緊後視鏡後向外(前檔玻璃方向)拉緊黏扣帶,再往下黏住與固定,個人認為這是車上固定行車紀錄器最好的方式了,像本人就算之前使用的是吸盤式的行車紀錄器,因為固定位置還是以前檔玻璃中央上方為主,就算吸盤固定了,我還是想辦法將吸盤結構跟後視鏡支架多做一個固定,等於有兩層固定,因為吸盤固定用久了吸力會變差,又或者常常在室外停車,吸盤受太陽曬也容易變型掉落,我就很常遇到行車紀錄器掉落的狀況,如果剛好又是開車的時候掉落,老實說真的很危險,所以我後來裝機都會加這一道保護,所以前檔上面真的最牢靠的就是原廠的後視鏡了,V90直接固定在這裡理所當然是最好的地方,我想只要固定的好,就算發生車輛撞擊我想V90應該還是會好好待在這個位置上的。
▲V90的前鏡頭就是這台行車紀錄器的眼睛,它扮演了收集前方路況的責任,因為主機被固定在後視鏡上(這個角度通常對駕駛者來說是固定的),前鏡頭就必須具有可動的功能,V90的前鏡頭是可以上下左右斜角調整角度的,可變動的角度並不會說很大,但是對於前方視野的控制來說是夠用了;安裝順序是先以駕駛者的角度將後視鏡角度調整好,接著開啟V90的螢幕,調整前鏡頭的角度讓畫面中的前檔接近左右對稱。
前鏡頭搭配了SONY Starvis IMX291感光元件,Starvis系列的產品大概是這2-3年來規格最強悍、低光源下表現最好的產品了,在微光或是全黑的時候可以將影像清楚的處理,黑暗的地方也亮許多,更可以看見許多的細節,IMX291更是許多旗艦版行車紀錄器所採用。同時配製了5G+1GM非球面鏡片+1IR,也就是6玻高透光學鏡頭,可視角度高達166度,讓車輛前方車況全都錄,但是影片邊緣也不會產生嚴重的變型;再搭配F/1.6的大光圈讓車況記錄更微明亮清晰。
▲車充電源線,長度為4公尺,這長度夠接到後視鏡上使用了,接頭是Mini USB接頭,這部分為何不採用現在常見的Micro USB就不知道了,畢竟Mini USB算是滿早期所用的規格,還是說Mini USB的結構比較強、比較不容易壞掉呢?
▲GPS接收器,V90行車紀錄器可以搭配專屬的GPS接收器,接收器通常是擺放在車室前方,看是要直接擺放或是使用背面的背膠黏貼固定都可以,圓形的端子插入行車紀錄器主機之後,將多餘線材隱藏收納即可完成;主機在作動的時候同時GPS會開始偵測可否接受衛星訊號、可以接收到幾個、每個的訊號又是多強。GPS的功用主要是藉由GPS的定位透過內件的圖資來提供固定測速照相以及速限提醒的功能,讓駕駛者可以提早得知將會遇到的測速照相來臨以及自身的車輛車速,超速時也會提醒已經超速。
▲後鏡頭主要設計固定在後面車牌上,雙面都有背膠,所以老實說很多地方都可以黏貼,只是位置好看不好看的問題了,下鐵片中間的長型孔可以讓固定車牌螺絲穿越固定,所以下鐵片可以先黏貼在車牌後面與行李廂蓋上,之後再用螺絲固定,外觀就只會看見後鏡頭,支撐的鐵片就不會看見了。
後鏡頭搭載了SONY Exmor IMX323感光元件,規格上是略遜於前鏡頭的IMX291,但後鏡頭畢竟是用來輔住前鏡頭來處理後方影像的,這樣的規格設定也說的去;後方鏡頭畢竟固定在車外,下雨時車輪會將水份捲起,水份跟著後方的氣流回撞回車輛後方,所以外接式的後鏡頭就必須具有防水的功能,這支後鏡頭就具有IP67的防水等級,再加上6G+1IR的鏡頭、F/1.8的大光圈、以及138度的可視角,正所謂強悍的佈署在車輛後方固守。
這邊也要提的一點就是固定方向,圖片中後鏡頭是正的,意思就是後鏡頭的上方就是記錄影片的上方,這點不能搞錯,最怕使用者單只用黏貼的方式固定在其他地方會可能搞錯方向,記得下鐵片可以調整角度,上下位置可不要搞錯了;主機系統中有一個後鏡頭的鏡向設定,這部分的方向調整是鏡向左右,並沒有鏡向上下的選擇。
▲後鏡頭連接線組長度是7公尺,要從後方車牌拉到前檔的後視鏡是夠長(本人的轎車在接好後還需要收納多餘的線材),線組圓形的接頭要接到後鏡頭模組的接頭上,線組還有一對黑紅較細的線材是要接到後倒車燈的,當駕駛將檔位排到倒車檔時,倒車燈會亮,同時主機螢幕上就會同時顯示後鏡頭的螢幕顯示,讓駕駛了解車後的車況。
▲磁扣,用來改善影音的雜訊或雜音,抗干擾用,消除電磁波用,這是固定在後鏡頭要插入主機的插頭端。
▲V90行車紀錄器的規格表。
▲V90後視鏡行車記錄器的開箱,因為並非是正式出貨版本,所以少了說明書與彩盒。
▲V90行車紀錄器的規格是非常強悍的,也是市場上的旗艦級行車記錄器,接下來我們來介紹一下V90有哪些特色與優勢,以及螢幕介面的介紹。
▲教你如何安裝V90行車紀錄器的主機及GPS接收器,後鏡頭安裝建議請找專業人士協助。
▲V90行車記錄器搭配了5吋的IPS彩色顯示螢幕,大小來跟我的手機iPhone6S Plus來比較一下,V90的螢幕並沒有比手機螢幕小多少,螢幕跟一般行車記錄器比算是大多了,但也會有人說"不是越大越好嗎?"這點我也贊同,但也要同時考量後視鏡的尺寸部分,後視鏡的大小並非是無限制的越大越好,作大到超過一個尺寸就會開始降低駕駛的行車視野,也就是說加大型的後視鏡大概差不多就是這個大小,再來就是螢幕的大小,除了硬體設計的限制之外,以駕駛者對於後視鏡的使用來說,其實有個螢幕在後視鏡上是會稍為影響對於後方視線的掌控程度的,例如行進間你要看一下後方的車況,原本關閉螢幕的狀況突然因為某些狀況開啟的螢幕,剛好螢幕設定是以前螢幕為主的子母畫面,那設定單純只有前鏡頭的更糟,它會完全阻礙後方視野的判斷,這時候也只能手動關閉螢幕,講到這就了解會有些設定在某些狀況下會產生不好的使用經驗吧,所以以這種體驗狀況來說,其實螢幕應該是越小越好;綜合這兩點完全南轅北轍的設計要求下,總是會有一個雙方都可以滿足的尺寸吧,螢幕也夠大、基本的後視鏡功能也能夠用,我想這5吋的設定差不多就是這樣來的吧。
▲V90的螢幕主頁面,5吋螢幕的背景是鏡頭的影像,可以是前鏡頭為主的子母畫面、後鏡頭為主的子母畫面、單純前鏡頭及單純後鏡頭這4種模式;而螢幕的四周顯示許多的小ICON,就讓我來介紹一下,ICON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左上右3邊的資訊ICON及下方的按鍵選單。
在資訊選單部分,我從左下往上逆時間方向來介紹:
1.EV:顯示前鏡頭與後鏡頭的EV曝光值,數值的設定是在視訊設定頁面,這邊只是顯示數值,如果後鏡頭沒裝上的話就只會顯示前鏡頭的EV。
2.循環錄影:顯示多少分鐘即儲存檔案,在ICON右下角會顯示多少分鐘循環一次,圖上顯示3就是3分鐘另存一次新檔。
3.錄影模式:嗯...好像也只有這種模式耶,就算是拍照,這個位置的ICON好像也不會變。
4.REC:錄影狀態的顯示,有紅點閃爍就是在錄影中,停止錄影是不會有紅點出現。
5.WDR:寬動態。
6.鎖檔:平常鎖檔的圖示並不會出現,只有在按下手動鎖檔鍵以及系統強制鎖檔時,在強制儲存的過程中才會亮起這個ICON。
7.疲勞駕駛:提醒開車已經到達設定的警示時間,要趕快休息。
8.錄影的長度:系統可以選擇2/3/5分鐘的影片長度,到達設定的時間即會開始另存新檔。
9.解析度:顯示選擇的影片解析度模式。
10.記憶卡偵測:顯示記憶卡的狀況。
11.GPS與車速:GPS的狀況會用顏色來顯示,字體顏色白色(沒接上GPS)、紅色(GPS沒定到位)、綠色(GPS已定到位),上面的數字是車速的顯示。
在按鍵選單部分,這是V90上6顆按鍵的功能顯示,因為每顆按鍵並非定義單一功能,意思就是會有多種功能,所以要了解該顆按鍵現在的功能就需要看一下相對應上方的圖示,圖片中的按鍵功能是在錄影狀況下的功能組合,包括螢幕開關/電源、鎖檔鍵、畫面切換、麥克風、停止錄影與拍照,但是V90還有一些不同狀況下按鍵組合,這部分請參考下面的圖片。
▲功能鍵組合圖,分為錄影、待機、選單、回放清單及播放影片這5種模式,每種模式都會有不同的按鍵功能組合。
▲V90行車記錄器內的"選單"功能,裡面有兩大項,一為視訊設定,二為系統設定,在視訊設定部分就是關於影片的相關設定,淡紅色部分是預設值,這裡面有些比較重要的部分在後面詳細說明。
▲系統設定部分,其中比較重要的是螢幕保護的部分,預設值是1分鐘沒有操作或沒有狀況觸發後就會關閉螢幕,這樣就會變成後視鏡模式,這個時間可以手動改成30秒或是3分鐘,當然也可以選擇關閉這項功能,讓行車記錄器的螢幕一直開啟不關閉,畢竟每個人的使用方式與需求不同,這種選項設定算是可以滿足多數人需求的方式了。
▲V90行車紀錄器的螢幕主畫面、視訊設定與系統設定介紹。
▲這是前鏡頭與後鏡頭的雙鏡錄影與拍照,V90強調的就是雙鏡模式,在檔案上都會顯示日期/時間/V90/速度,麥克風如果開啟,前後兩組影片都會存進相同的聲音,可以說一個顧前一個顧後,車輛的前方與後方都可以被照顧到;這邊要強調一下,前後鏡頭都儲存只能在F+R1080P30模式下才會發生,另外4種模式下是不會紀錄後鏡頭的影像的。
這邊也提一下一般裝在後擋風玻璃上與裝在後車牌上的後鏡狀況比較;首先裝在後擋玻璃內側的優點是後鏡頭在車室內,比較容易維持乾淨,關於這一點,裝在車體外面的鏡頭就非常容易髒,而且很容易在雨天受雨滴的影響而視線模糊;其次,因為後檔玻璃外側容易髒,所以會影響影像,特別是後擋遮板上如果放了一些東西,它的反光效果會非常嚴重,是會影車後方車況的掌控,關於這點,V90的後鏡頭就不會也這項困擾;最後是視角的問題,傳統鏡頭在後檔內側往外照,其實對於貼住車輛後方的掌控並不好,在後行李箱的遮蔽之下就很難掌控後方狀況,這部分V90後鏡固定在車牌上就不會有這層問題。
▲V90的GPS設定顯示,這個頁面只能看見有多少定位衛星接收到訊號了,而且強度是多少,這個設定只有顯示功能,沒有調整功能。
▲V90在跟GPS接收器一起搭配之後,V90就會出現固定式測速照相的相關提醒,包括距離測速照相位置多遠,速限是多少,以及當時的行車速度,所以當我們行車接近測速照相時就會接到螢幕的顯示與發出的提示音,而且如果速度高於速限的時候,除了車速上的公里數字會大於速限之外,數字也會變成紅色,也會發出超速的語音提醒直到車速低於速限後,狀況就會暫時解除,直到通過測速照相點,V90還會發出"叮"的一個聲響;經過多天來的使用感覺,到底,車輛開接近測速相機多遠會顯示,市區有的是500公尺以前,有的是300,那在高速公路上就更遠了,另外就是V90會比我原本的車上導航還要早作提醒,至少都會早個100公尺左右,這部分我想是所採用圖資參數的原因吧,另外就是對於同一條路線上同時有高架與地面道路的測速照項提醒其實是無法辨別的,通常是不管開在上面還是下面,路徑上有測速都會叫。
▲V90行車紀錄器在遇到測速相機的狀況。
▲因為後鏡頭的安裝上會跟倒車檔連動(線材組連接到車後的倒車燈線材上),所以排檔桿一排入倒車擋,除了螢幕顯示直接變成後鏡頭之外,螢幕上面還會出現倒車顯示的參考線,除了可以讓駕駛了解後方車況外,距離車後的物體還大概有多少距離,倒車位置左右有沒有一樣寬,或是停車有沒有停直,這些都是幫助安全倒車的一些設計;但是這裡也要提醒一下,後鏡頭會讓倒車時了解更多的後方車況,但是紅綠參考線的部分,儘量不要倒車倒到接近STOP的位置,因為每台車的狀況不一,後鏡安裝的位置也不相同,自己還是要了解一下自己的車輛倒底倒車的參考線極限是多少才真的撞不到。
▲新聞上偶而都會發生親友或鄰居開車時不小心撞到家裡或鄰居的小朋友的憾事,除了真的是不小心之外,其實如果真的安裝了後鏡頭的行車紀錄器,老實說也可能避免不了發生同樣的事情,畢竟大部分的後鏡頭是裝在後檔玻璃的內側,特別是轎車的後行李箱很長,位置與角度的限制之下,如果有小朋友蹲在車輛後方,一般的行車紀錄器後鏡頭還真不容易發現,但是V90行車紀錄器的後鏡頭是安裝在後方的牌照上方,是在車體的最後端,而且它的位置夠低,能夠更完全的掌控到車輛後方的狀況,以後如果有小朋友在車後面玩,或是有小狗小貓在車後,V90的後鏡頭可以提供更多的車後狀況。
▲後鏡頭的影像在視訊設定裡面可以開啟鏡像的功能,為何有這項功能呢?如果鏡像功能不開啟,後鏡頭就跟一般的鏡頭一樣,看到什麼視野就錄完整錄下怎,那鏡像的需求來源是什麼呢?其實是後視鏡的關係,駕駛者看到後視鏡的後方影像其實是左右相反的,所以後方攝影機的鏡頭如果直接播放在後視鏡的螢幕上會跟以往的使用習慣完全相反,左邊變右邊、右邊變左邊,這個時候開起鏡像功能就可以解決了,但是鏡像功能開啟後,雖然駕駛看到的跟以前看到的左右方向一致,但是錄影後的影片就會左右顛倒,如圖片中的牌照數字在鏡像功能開啟之後就會變成相反,這部分使用者可以考慮看看哪種方式會比較適合自己。
▲V90行車紀錄器在視訊設定中的解析度設定裡面有5種的不同解析度可以選擇,意思是儲存檔案的影片格式選擇,包括F+R1080P30、1080P60、1080P30、720P120與720P60這5種,其實說是有5種,其實對於前鏡頭來說是只有如圖面所示的後面4種解析度模式,我有試著用這4種模式來錄製行車中的影像,然後將某個定點1比1截取螢幕下來,當然1080P60中的關鍵目標更大也較為清楚,720P60就比較差了,這還是慢速之下的狀況,車速一快,畫面品質通常會更差,但是高速狀況下很難做到相同限制下的4段影片,所以只採用相同路徑繞圈圈的方式來錄影;以現在記憶卡容量越做越大的時候,買片容量大一些的記憶卡搭配高一點的解析度對於行車紀錄的品質會更好一些,V90行車紀錄器現在最多可支援128GB的micro SD卡。
這邊要注意第一種F+R1080P30模式指的是前鏡頭與後鏡頭都是使用1080P30,而且只有這個模式會同時儲存前後鏡頭的影像,其餘4種模式是都不會儲存後鏡頭影像的(但是螢幕顯示上還是會有後鏡頭的影像顯示,只是不存而以)。
▲V90行車紀錄器的前鏡頭使用了SONY Starvis IMX291感光元件,後鏡頭使用SONY Exmor IMX323的感光元件,這兩個晶片當然是IMX291比較高階,但後鏡本來就是屬於輔助的功能,規格低一點尚且接受,但兩者都是屬於在低光源下表現相當好的型號,在低光源甚至無光源的狀態下,可以有更多的細節出來,影片亮度也比較大,也清楚多了。
老實說這項功能其實我試了好幾天,在台北要找到微光或是無光的地方真的很難找,台北到處都有燈,以這種感光元件的的等級來說都太亮了,大概只能到山區能找到好的拍攝地點,我是半夜開車到中和有名的烘爐地,想說半夜裡應該有地方可以找到完全無光的地方吧,錯,完全找不到,雖然車量稀少,人也不多,但是這裡燈火通明,就算是上山的道路上到處都有路燈,真的找不到黑的地方;此外我也拿了之前Garmin GDR S550的行車紀錄器來比較在相同的狀況下,這兩台的夜視效果是如何。
這是我在烘爐地停車場要往上的樓梯位置前方拍的,這裡其實有好幾盞的燈光,所以有些地方式有燈光照明,但也有地方是完全沒光的,相較起來,V90拍照出來的效果是比S550拍出的效果還亮一些,多一些陰暗中的細節出來,圖中左側的浮雕用V90拍出的照片比較明亮清楚,但是雜訊就變多了一些;右側的浮雕用V90拍攝後,浮雕上出現比較多的色彩,清晰度也比較高。
▲這是我好不容易在從烘爐地下山的山路當中發現的一個位置,一個小小停車場,上方還有屋頂可以遮住月光,裡面完全的無光,用手機跟用S550都是一片黑拍不出東西,但是用V90的IMX291前鏡頭來拍照就拍出一些石頭與水泥結構的牆壁細節了。
▲V90前鏡頭有166度的可視角度,比S550的124度大很多,V90影像兩側比S550多放了滿多東西到檔案裡面;但是可視角大,只意思比較多的視野被納進影像中,如果兩者的影片格式大小是相同的,可視角大者的某個影片中物體大小會比可視角小的物品尺寸來的小,這點,V90可以選擇到1080P的大尺寸影像就足以彌補這項小缺陷。
▲V90的前鏡頭與後鏡頭都設計成可以手動調整EV曝光的數值,這是針對同一個視野所做的13段不同EV所拍照的照片編輯,預設值是0,就看使用者的需求,又或者是環境的狀況來調整適合的EV。
▲後鏡頭的13段EV照片集合;前鏡頭的EV與後鏡頭的EV是可以各自獨立設定的,也就是可以前鏡頭+1.0,後鏡頭-0.7這類的EV數值設定組合。
▲開車不要酒駕,另外疲勞駕駛也很危險,特別是在高速公路長時間開車很容易發生疲勞駕駛的狀況,半睡半醒的狀況注意力會降低,慢慢偏離車道或是煞車的反應變慢都可能會造成意外;V90的疲勞駕駛提醒功能可以設定1/2/4小時提醒,當然也可以關閉此功能,開啟功能後,螢幕並不會特別顯示,而是到了設定時間會跳出提醒的圖示與聲音提醒該休息了,也提供車上其他人知悉駕駛累了該休息一下。
▲V90行車紀錄器的隱密性非常好,全黑色的機背設計加上直接固定在後視鏡上,從車外除非很近的仔細觀察,不然是很難發現這裡有一台行車紀錄器的,外人一定認為這台車怎麼這麼勇敢,敢在台灣開車不裝行車記錄器,其實是也有裝啦,只是你沒注意到;當然,如果您就是要外面的人看清楚我有裝行車記錄器,我可是在盯著你的,你可別亂來呀,甚至機背都是亮白色的,遠遠就知道這台車有記錄器的話,也是一種選擇啦,但是相信我,這台V90是偏向低調的。
▲V90行車紀錄器的資料是儲存在micro SD卡裡面,我們將記憶卡插入電腦裡來觀看,第一階的資料匣裡會出現2個子資料匣,一個是Movie(影像)、另一個是Photo(照片)。
▲在Movie(影像)資料匣中顧名思義裡面都是放影片的,例如是雙鏡組合的F+R1080P30錄影時,系統會同時儲存兩個檔案,在同一時段的名稱最後顯示"A"的是前鏡頭影片,顯示的是"B"的是後鏡頭的影片,如果是其餘4種解析度的時候,在檔案名稱後面就不會多一個A或B的顯示了。另外這個Movie(影像)裡面有一個"RO"的子資料匣,裡面放的就是被鎖檔的資料在裡面。
▲Photo(照片)資料匣中的資訊,跟Movie(影像)資料匣一樣,前後鏡頭會用A與B來顯示,其實只要是按下拍照鍵,系統就會同時儲存前後鏡頭的影像,除非後鏡頭沒接上。
▲行車記錄器最重要的是紀錄的影片,V90行車記錄器的影片存檔格式是mp4檔,電腦的讀取都是OK的,這個段落都是從行車記錄器的記憶卡中除存下來的檔案,本人在試用上盡可能嘗試各種不同的狀況,但是如果天氣不配合也是沒辦法的,再加上最近沒有長途開車旅行的計畫,所以行車路線大都只是短距離,大概1小時內的路程。
這邊也先說明一下,如果在影片中央偏右有看到一個小黑點,或是該位置有一小塊區域髒髒的,其實這是之前我使用Garmin GDR S550行車記錄器後留下的,因為S550的固定方式雖然是用磁吸的方式,可是玻璃上的小鐵片卻是用黏貼上去的,行車記錄器都不曾掉落,可是這個黏貼效果實在是太好了,好到我根本就拆不下來,也不曉得是我車上的隔熱紙用久了的原因,之前要將鐵片拆下時,該部分就已經將隔熱紙給拉起來,也就是有氣泡出現,這也是前段影片有小黑點的原因,後來想想還是要拿下來,可是拿下來後那一小片的隔熱紙破了,跟著小鐵片的黏膠一起被拆了下來,所以,下次還有可能用到黏貼方式的固定,我應該會考慮很久吧。
跟前鏡頭影片相較起來,後鏡頭影片其實不是這麼的清楚,畢竟後鏡頭直接固定在車體外面,很容易用髒,髒了之後錄影效果就不好,加上如果是大晴天,因為後牌照的位置相對的比較低,鏡頭很容易被路面上反射的陽光所影響,夜晚也被後方一大堆前車燈給照瞎了,因為V90的位置剛好是汽車、機車的車燈位置,直接被車燈照到,影片效果就不好,更不用說遇到雨天的壞天氣,水滴直接跑到V90的外表,加上車燈一照,影片效果就不好。所以後鏡頭的角色還是是以輔助前鏡頭的不足而設定的,真想用後鏡頭來取代前鏡頭是不大可能的。
後面的影片全部是記憶卡中取下來上傳YOUTUBE的,完全沒有其他後製,觀看者可以使用最高的解析度來看影片。另外影片中我盡量將聲音也錄製在一起,但是如果是全家出遊,小朋友在車上會亂吵亂鬧,我就會將錄音給關閉,如果是上下班一個人開車,我就會將錄影聲音開啟。
▲V90行車記錄器_白天_一般道路_前鏡頭
▲V90行車記錄器_白天_一般道路_後鏡頭
▲V90行車記錄器_白天_一般道路_小雨_前鏡頭
▲V90行車記錄器_白天_快速道路_前鏡頭
▲V90行車記錄器_白天_高速公路_前鏡頭
▲V90行車記錄器_白天_高速公路_後鏡頭
▲V90行車記錄器_夜間_一般道路_前鏡頭
▲V90行車記錄器_夜間_一般道路_後鏡頭
▲V90行車記錄器_白天_一般道路_前鏡頭
▲V90_夜間_快速道路_小雨_前鏡頭
▲V90行車記錄器_夜間_高速公路_前鏡頭
▲V90_夜間_高速公路_後鏡頭
▲V90行車記錄器_室內停車場_前鏡頭
▲V90行車記錄器_室內停車場_後鏡頭
▲V90行車記錄器_隧道_前鏡頭
▲V90行車記錄器_隧道_後鏡頭
▲試用了V90行車記錄器大概1個月的時間,我也大概以個人的感受分析一下這台行車記錄器的優缺點。
優點部分:
1.後視鏡形式的行車記錄器很簡單的就融入到車室之中而不會感到突兀。
2.固定很牢靠,不會擔心它會掉落。
3.超大可視角將前方路況一網打盡。
4.SONY STARVIS超感光元件在低光源的表現很棒,既使黑暗中也可以顯示出許多細節出來。
5.測速照相警示時,如果車速超速會持續性的以語音通知,通過測速相機也會想一聲"叮"。
6.倒車時自動出現停車參考線。
7.倒車時,車輛後方的狀況可以完全掌控。
8.主機的隱密性高。
9.疲勞提醒對於長途行車很有幫助。
10.前後鏡頭都可以獨立調整13段EV,對於各種狀況都可以應付自如。
11.前後鏡頭的雙鏡行車記錄器讓前方與後方的狀況完整記錄。
缺點部分:
1.5吋螢幕多多少少還是會影響到後方的視野。
2.後鏡的影片紀錄只能在F+R1080P30模式下才能儲存,其於4種模式是不存後鏡影像的。
3.前鏡頭只能照顧到前方,對於側邊的影像就不如一些行車記錄器可以隨意轉變方向。
原則上使用過後的優點真的多過缺點很多,這台V90雙鏡的後視鏡行車記錄器的表現真的很棒,如果有更多細節想了解這台超級星光雙鏡王,也可以上PX大通的官網了解。
大通V90官方網頁
大通V90官方購物頁
https://my.px.com.tw/PX/moreinfo_49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