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Z3-P-00-011  

自從2013年以來,全球手機市場吹起了一股中低價手機的旋風,中國大陸的新興手機品牌迅速竄紅,也在手機市場上打亂了原有各手機市佔的排名,除了Apple尚且看不見對其有明顯的影響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都是使用相同Android系統的三星、LG、SONY、HTC這些前幾年高階手機的製造商,市佔率大幅的被中低階手機給吃掉了,再加上近年來高階手機在功能上的進展有限,軟體及硬體的進步似乎已經沒有那種大步向前的態勢,大部分都是小小改進、小小的改版,這種情形使的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前景越來越不好,消費者已經不願意花2萬多元去買支高階手機,反正1萬元左右,甚至萬元以下的手機都滿好用的,功能上好像也沒這麼差。在這種迅速變遷的產業當中,讓我們了解一下已往的東洋科技巨獸SONY,2014年的全球市佔率還有第5名,但是到了2015Q1已經掉出10名之外了,SONY在去年Q3推出Z3及C3後,至今都沒有推出新機種,但是消費者是善變的,沒出新機可能就轉移到其他品牌去了,以至於SONY在2015Q1的表現實在是很差;但在Q2 SONY在日本推出了Z4,同款手機在台灣叫做Z3+,期望這支手機能在市場上重新找回以往SONY的粉絲。

市場是很現實的,並不是推出新手機,消費者就會買單,更何況是支高價手機,當然期待也會更高,相對的買家的評估時間會更久,如果沒有超強的性能與更好的功能當噱頭的話,行銷是很難賣的動的;為何會這麼說,主要是這次台灣與日本對於這支手機的型號不同所致。其實依時間來說Z3推出9個月了,這時候推出新手機應該也算改版了吧,型號叫做Z4應該很正常,可是偏偏在台灣型號改成了Z3+,就是加強版,也許SONY的熱血粉絲不會管這個型號,一推出就會去買,但是對於一般購買者,也許沒有這麼急迫,又因為這支手機其實滿貴的,自然想的會比較多,只是加強版有必要現在買嗎?是不是3個月後就會出Z4或Z5了?是不是再等一會好了?對於銷售這支手機來說會是非常困難的,不過這是SONY原廠的行銷設定問題,就不予置評了,但是最後我還是會評估這支手機是否夠當SONY的扛壩子...

 

Z3-P-01-010

▲首先要先說的是,我不是SONY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最多只有試玩過,如果硬是要牽拖關係的話,我以前用過SONY Ericsson的手機,哈...好像太牽強的,反正我是以一般消費者的眼光來看待這支手機,而不是以SONY的粉絲來體驗的。

因為台灣上市的機型叫做XPERIA Z3+,那麼當然就有必要要跟XPERIA Z3來做個超級比一比了,看了一下規格,真不愧為Plus,真的是加強版,除了更薄更輕了、防水防塵效果更好、更強大的處理器、更大的記憶體、更快的網路速度、快速充電、更好的相機與更豐富的音樂功能,跟其他高階手機的規格都大同小異,甚至有一些獨步的功能,而且外觀還差不多,真的最起碼配的上"+"這個符號呀。

 

Z3-P-01-020

▲在外觀造型上Z3+又與Z3有時麼不同呢?我帶了一台Z3的模型機來跟Z3+最比較,原則上大至上的造型,Z3+是沿襲著Z3舊有造型,然後再針對一些連接器的位置做調整。
上方:耳機孔都是在上方,只是Z3的麥克風孔從耳機旁移動到了另一邊。
下方:原本Z3下方很乾淨,現在Z3+把Micro USB孔及吊飾孔移到下方,而且Micro USB是使用防水的規格,不需要加外蓋。
右側:Z3原有的micro SD卡槽移開這個區域了,其餘電源鍵、音量鍵及快門鍵都沒變。
左側:Z3+取消了磁吸式的連接器,在原本Z3 micro USB蓋板位置改成micro SD與micro SIM卡槽。
正面:Z3+上下的雙喇叭尺寸變更長了,而且移往正面玻璃更為邊緣位置。
背面:外觀沒變。

 

Z3-P-01-030

▲這次Z3+也跟Z3一樣推出了4款顏色,分別是晨曦金、永夜黑、永晝白、碧水藍。

 

Z3-P-01-040

▲4款不同顏色的Z3+疊疊樂。

 

 

▲手機外觀。

 

 

Z3-P-01-050  

▲Z3+在前面沒有談到特殊的部分,首先是手機側邊4個轉角,由Z3的霧面處理,現已改成Z3+的亮面電鍍處理。另外就是將micro SD卡與micro SIM卡裝上轉接卡中,然後再插入卡槽中,最後使用蓋板封上。

 

Z3-P-02-010

▲XPERIA Z3+承襲Z系列omniBalance全平衡設計,基本上大致外觀與Z3是相同的,但什麼是omniBalance呢?也許在設計理念上SONY有自己一套論述,但是如果從外觀來看,大體上Z3+真的有滿多平衡對稱式的設計;首先是前後面都採用玻璃的設計,正面的螢幕與背面的背蓋都採類似玻璃的平面設計;其次就是鋁質金屬邊框,以機身中心線作對稱式設計,邊框斷面採用圓弧設計,再加上4角落的電鍍亮面圓角,如果不考慮其他設計元素的話,這一些外框的框線基本上就是完全對稱的。當然邊框上都會有一些常用的控制物件,像是電源鍵、快門鍵或其他連接器,Z3+已經經過市場調查將部分功能用蓋板方式來收藏,儘量避免破壞外型,其餘不得不外露的按鍵只能放置在適合操作者使用的位置,這些位置就不大可能對稱或平衡了,只能算是合理性設計,但這些差異基本上並無損於omniBalance全平衡設計的理念。

當然了,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也許實這些都只是一些行銷上的語彙,基本上要設計一款有特色、辨識度高、又符合輕薄的手機要求的外型,在智慧型手機發展這麼蓬勃的這段時間,除非軟硬體有重大突破,其實很多造型都被使用過了,也就是常會聽說哪款A手機很像哪款B手機造型這類說法出現,所以如果設計出一款有特色的造型之後當然會給他一個響亮的名稱,但也僅僅是的名稱而已,是不是完全的omniBalance全平衡....SONY說有就是有啦;當然好不容易設計了一款有特色的造型,又哪能輕易改變呢?所以繼續沿用個一兩代也是很正常的,以致於Z3+與Z3的相似度就非常高了。

 

Z3-P-02-020

▲XPERIA Z3+與Z3都是使用5.2" 1080p FHD IPS面板,解析度是1920x1080;因為Z3+配備了sRGB130% TRILUMINOS,除了在低光源環境下可以展現驚嘆的優異明亮度外,在高亮度環境之下,螢幕顯示也可以有非常銳利的表現。

 

 

▲Xperia Z3+手機螢幕技術介紹。

 

 

Z3-P-02-030

▲XPERIA Z3+在音樂的功能上承襲著Z3的優良表現,除了支援DNC/DSEE HX/Hi-Res/AHC之外,新版本更多加了對於LDAC的支援,眾多的高音質格式都可以在Z3+裡面表現,當然也是需要具有相同功能的耳機或輸出設備相搭配;不過,我只有MDR-1RBT這支耳機,本身並不支援Hi-Res的功能,雖然連接著Z3+聽著高音質的音樂,但說真的,其實跟平常我在聽的音質是差不多的,雖然DSEE HX號稱可以微調修復MP3的檔案,讓高度壓縮被破壞的音樂增加更多的細節,實際上聽起來,高低音的表現其實都還滿細緻的,其實播放的音域還滿廣的,有可以聽到許多細微的音律變化,當然現場是滿熱鬧的,聲音的干擾也多,而且體驗時間很短,現場很難靜下來仔細凝聽聲音的小細節,以至於我還是覺得差異聽起來不大;另外很遺憾主辦單位沒有像之前Z3體驗會一樣放了具有Hi-Res功能的耳機在現場,如果有,在2種不同等級的耳機聆聽下,那感受應該會很明顯吧。

 

Z3-P-02-040

▲XPERIA前一代的Z3只針對了SONY自家的耳機做優化的動作,所以使用SONY的耳機搭配Z3,聽音樂會有比較好的體驗;現在XPERIA Z3+在音樂的輸出上,只需要插入耳機,手機會自動判斷耳機的類型,並且分析耳道的形狀,利用這兩項資訊調整個別輸出的參數,儘量讓各品牌的耳機都能聽到更好的音質感受。

 

Z3-P-02-050

▲XPERIA Z3+承襲從BRAVIA電視發展出來的Sony的X-Reality for mobile以及Triluminos顯示幕和Live Colour LED 技術;X-Reality for mobile讓螢幕顯示更加接近真實的視覺體驗,當它偵測到物體後會加強它的顏色顯示,但是當偵測到人臉的時後,螢幕會顯示比較自然的原色,不會讓顏色過曝或飽和而失真了;Triluminos原色顯示技術在LED裡面加了一些比較暖色系的磷光體進去,所以發射出來的顏色會比較暖一點,讓Z3+的影像可播放的色域比傳統LED更為寬廣,特別是在紅色與綠色這兩個色域有更多細緻的表現。

 

Z3-P-02-060

▲XPERIA Z3+同樣搭載了跟Z3相同的20.7MP的相機,而且新增了高級自動、廣角鏡頭 (25 公釐)、ISO12800這些功能;Z3+的主樣機是由一顆G鏡頭,它可以完整的周遭光線收進來,然後進入2 1/3"Exmor RS的感光元件,並且透過Bionz影像處理技術,有更快對焦的速度與更好的白平衡校正。

XPERIA Z3+內建相機有許多小特效,例如人像風格針對人臉就有許多濾鏡功能可以選擇,讓一張平淡無奇的照片可以多一點變化。

 

Z3-P-02-070

▲這是由XPERIA Z3+相機中的一般功能所拍出來的照片,我沒有做任何的設定上的調整,應該是現場光線不是很亮,所以用Z3+拍出的照片有一點偏暗了,但事實上放大後的細節也都還滿清楚的。

 

Z3-P-02-082

▲透過不同的濾鏡套用,相同的一張照片也可以有許多的風格;比較遺憾的是沒有實際使用人像來做這個功能的展示啦。

 

Z3-P-02-090  

▲另一個相機有趣的特效是"AR趣拍"可以在螢幕上丟水果啦、丟炸彈啦、噴漆啦、或是叫恐龍進來...,可以使用拍照或錄影的功能,算是一個在Z3就已經有的好玩小照相工具。

 

 

▲Xperia Z3+沒有無線充電的解釋。

 

Z3-P-03-010

▲主辦單位在體驗會場後方擺放了一些Z3+功能展示的區域,大家都知道SONY的強度就是低光源拍攝,Z3+最高可以達到ISO 12800,再暗的地方都可以照射到照片;這個箱子裡面真的是黑矇矇的,用肉眼往裡面看真的看不到什麼,現場也歡迎大家拿出自己的手機拍看看可以照出什麼照片出來。

 

Z3-P-03-020

▲使用了Z3+的相機拍照,原來裡面有輛紅色小車翻車了,右下角是拍照出來的照片,真的是滿清楚的,連紅色的車身都還有鮮豔的紅色車漆反光耶,真不敢相信剛剛用肉眼去看,真的什麼都看不見,可見Z3+的感光度真的是非常強。

 

Z3-P-03-030

▲現場工作人員也將剛剛拍照出來的照片內部拍照資訊給秀出來,ISO真的有到12800耶。

 

Z3-P-03-040

▲說到XPERIA的另一個強項就是防水防塵,現場只有展示防水的部分,在水中,Z3+依舊可以正常運作,可以達到IP65/IP68的等級;當然也只是小小的防水展示啦,防塵部分就根本沒展示了。

 

Z3-P-03-050

▲當然現在還是有物理上的操作限制,在水裡是無法做螢幕控制的,所以要操作要先在水上操控,之後再在水裡執行,如果在水中要控制螢幕是沒辦法的,而且就算是在水面上,如果螢幕上有水珠,也是會影響觸控的操控,最好是擦乾淨後比較容易滑手機啦。

 

 

▲Xperia Z3+的防水功能展示。

 

 

Z3-P-03-060

▲展示區的一個重點就是防手震功能的展示區,在Z3+裡面稱作SteadyShot影片穩定系統,可以利用軟體維持影片的穩定性,它使用的方法就是將晃動的區域都裁切掉,讓畫面中央的區域保持穩定,當然這個功能會損失一些畫素,不過拍攝出來的影像會非常驚人的穩定呀。

 

▲Xperia Z3+的SteadyShot防手震。

 

 

Z3-P-03-070

▲Xperia Z3+專屬的DK52充電座,其實造型上就像是縮小版的BSC10充電座,除了尺寸縮小了之外,DK52的輸入及輸出改已經改成通用型的micro USB連接器。

 

Z3-P-03-080  

▲DK52充電座尺寸小巧、造型簡潔且方便攜帶。

 

Z3-P-04-010

▲體驗了XPERIA的手機就不能不介紹一下它的相機功能,除了前段有介紹的高感光ISO 12800與相機特效之外,Z3+就算使用"一般功能"都有很好的表現;現場有邀請主持人拿著Z3+做自拍,右下角就是用前鏡頭自拍的照片,可以看出來我用類單眼相機拍出來的顏色會偏白,但是Z3+拍照出來的人臉有點偏暖色,人臉看起來比較自然一點,而且其實拍照出來的照片在放大後表現也還不錯。

 

Z3-P-04-020

▲這張是使用Z3+主鏡頭拍出來的主持人照片,照片滿清楚的,就連放大後的細部也可以接受,雖然還是有小小畫素的顆粒啦,其實眼睫毛也可以清楚的記錄下來。

 

Z3-P-04-030

▲使用Z3+的照片,小小古早冰果室模型細節都滿清楚的。

 

Z3-P-04-040

▲其他使用Z3+所拍出的照片。

 

Z3-P-05-010

▲如果要問我體驗過XPERIA Z3+後最讓我推荐的功能是什麼?我想...如果照我使用的需求來說應該會選擇使用無蓋式micro USB這個功能吧,其實我覺得這個功能也許是見仁見智啦,Z3的磁吸式連接器有個好處是因為磁性的關係很容易連接到,但是這種連接器只有SONY在用,而且是特製的,跟大家通用的micro USB不能使用,這會造成XPERIA的配件都是專用的,很難在市場上找到其它零配件廠商製作產品,相對的其實專屬的配件都滿貴的,在加上SONY的市場佔有率大幅下降,與其花那麼大的資源做這些附屬產品的開發,還不如採用大家都使用的零件來降低成本,也可以說讓micro USB的零配件都可以在Z3+使用,消費者的自由度會更高;更何況歐盟已經開始針對連接器的共用問題做出結論,連在歐洲賣出的iPhone都會附上micro USB轉接器了,連做麼大的Apple都不得不低頭,SONY我想順應潮流也是很自然的,當然相對的也會比較環保啦。

另外就是這顆micro USB有具有防水及防塵的功用,而且不需要再加一個保護殼在外面了,所以我才說這應該是防水防塵功能的進化才對吧,其實HTC的蝴蝶機2代已經有出現防水功能的micro USB,雖然Z3+是慢了點,但是這個功能的回歸才是真正防水功能的基本。大家已經有這個既定印象了,如果要找防水手機就去找SONY吧,他們家的XPERIA手機幾乎就等於防水手機的代名詞了,但是我為何說Z3+的防水是Z3的進化版呢?其實在Z3的手機上有2個蓋板將重要的連接器藏在裡面,除了可以讓機身保持造型的完整,也可以讓防水性維持得很好,可是大家試想一下,有蓋板就表示可以打開,使用者開開關關,用舊了密合度就不足了,加上micro USB又是很常使用的,雖然蓋板裡面都有橡膠做防水,但總是很容易造成防水效果不良,老實說,我是很懷疑前一代Z3的手機防水效果的,一般的蓋板都要做壽命測試的,不管是5K還是10K,我認為Z3的小小蓋板開個可能都耐不了1000次,就可能鬆了或橡膠變形了,也難怪網路上滿多Z3的手機發生進水的情況;現在將其中一個蓋板取消,變成外露式的防水micro USB就可以減少進水的機會,使用者就可以更為安心的在水中使用了。

但是還是有個小小的建議,現在Z3+手機上剩下的唯一一個蓋板是micro SD及micro SIM的蓋板,我試過滿好開的,其實滿好開代表著就是較容易損壞,其實這2張卡片其實會拿進拿出的機率不高啦,當然還是有人常換micro SD,其實做成需要用迴紋針才能頂開的蓋板型式,讓使用者不方便開啟蓋板,似乎才是防水功能的最終版本才對,難開才會少開,才會比較確保機身處於真正防水的狀況,而且蓋板外型可以更符合手機外型,不需要做一些造型的凹槽來讓使用者好扳開,其時我想這一點是原廠可以仔細思考的方向,XPERIA的下一代-全防水手機概念。

 

Z3-P-05-020

SONY台灣舉辦的XPERIA Z3與Z3+的體驗會我都有參加過,手機特性也大致上的了解,其實我是認為Z3+真的新增的功能不是很多,滿多都是原來Z3就已經有的功能了,然後在既有功能上再進化一點點,像是TRILUMINOS、X-Reality for mobile、主相機、SteadyShot及音樂功能;反之我覺得改變比較大的則是換成micro USB與前相機這兩個部分,這些改變的比例似乎真的是無法跟其他廠牌的旗艦機相比,但是Z3+這支手機的體質卻很好,規格也很高,簡單的說如果Z3+跟Z3比,其實算是進步有限,但是單就Z3+這支手機來說卻也稱得上是SONY的2015旗艦機;前者的關係會讓Plus升級版的聲音出來,但是這個名稱卻也會讓部分關切SONY手機的買家卻步,是不是晚一點就有下一代出來了,那我就再等一下好了,就跟開頭所說的一樣,這種命名的講法對行銷來說應該會很不好賣吧,與其如此還不如開大門走大路,在台灣就是賣的跟在日本一樣都是Z4,反而會有主帥親征的威勢,消費者可能會比較接受吧。

另外防水功能在Z3+上做得更好了,期望不要再在01上聽到Z3+手機會進水、人為操作不當不予保固這些我認為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既然SONY強打的就是防水防塵,我覺得原廠就要有十足的保證,阻絕掉任何可能進水的可能性,讓消費者可以相信這支手機,市場的信任感提高,相對於銷售量才會有正面的成長。相信Z3+的防水防塵功能是可以期待的。

最後又回到最先標題的問題,究竟要叫Z3+比較適合?還是直接叫Z4呢?其實我認為如果SONY在半年內會推出Z5的話,或又者z3+有什麼缺陷是原廠沒說的(例如溫度問題),那麼叫Z3+比較適合,如果都沒有這樣的顧慮的話,反正這支手機功能都這麼好,就乾脆給他正名叫Z4比較適合吧。

 

 

▲產品介紹。

 

 

Z3-P-06-010

Z3-P-06-020

Z3-P-06-030

Z3-P-06-04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SONY XPERIA Z3 Z3+ Z3 plus
    全站熱搜

    rareearths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